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一院以風景名勝與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為主要研究方向。自2016年建院以來,一院已經發展成為一只擁有41名設計人員、3個設計所的園林專業設計團隊,其中教授級高工1名,高級工程師10名。
在李勇院長和楊永君總工的帶領下,一院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在過去的4年內,設計團隊一直以“傳承 創新 進取 發展”的一院宗旨為指引,在綜合性公園設計、濕地公園設計、城市濱水空間設計、城市綠道、城市廣場空間、風景區規劃等各個領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傳承”——自然之道、詩畫意境
中國園林強調“師法自然、天人合一”,一院人一直秉持著從中國園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思想中溫故而知新,讓設計反映自然的本貌,體現山水的魅力。在“濰坊白浪河濕地公園”的設計中,為了原生的景觀特質,設計將拓寬河道范圍內的原有樹林以島的形式得以保留,形成了一片片獨特的水上森林景觀;在“南平朱熹路綠道”的綠道規劃中,設計與沿線不同的自然環境相結合,形成了道、橋、徑、臺的多種綠道形式,讓人在變化的自然中穿行;
意境美也是中國園林所倡導的核心思想之一,詩詞歌賦賦予了自然山水“詩意”美。“蘇州金雞湖”的桃花島設計融合俠骨柔情的武俠文化,讓游客浮想聯翩;“鹽城串場河景觀帶”通過粗獷、簡練的景觀設計訴說了流轉千年的海鹽文化;“西寧北川河濕地公園”在西北的大山大河之間,通過借景、透景的手法,與人文元素相結合,展示了壯闊遼遠的昆侖文化;園林中的傳統建筑也是表達人文情懷的重要元素,在“三國古剎—金粟寺恢復重建”工程中,設計團隊參照文獻記載的古建筑布局與營造方式進行重建,讓這一兩千年前的遺跡重獲新生。
二、“創新”—— 技術創新、工匠精神
創新是設計不斷前進發展的動力,“一院人”始終不忘與時俱進,不斷嘗試新的技術手段解決項目難題。在“臺州灣濕地水生態凈化工程”中,設計結合最先進的濕地水處理技術,打造了國內最大的工程濕地,實現了水體的凈化保持;在“余杭水景園”的設計中巧妙的將水處理設計與景觀設計相融合,形成了集景觀、教育、休憩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水主題公園;而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屋頂花園”的設計中,設計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在有效的屋面荷載下革新了景觀構筑物,這一工程也獲得了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經過4年時間的耕耘,一院團隊取得了多項自主研發的創新成果,獲得了4項國家的專利。
三、“進取”—— 辛勤耕耘、揮灑青春
從杭州G20峰會景觀提升工程,到廈門金磚峰會城市景觀提升工程,到武漢軍運會景觀提升工程、雙創杭州論壇提升工程、乃至杭州亞運會相關工程項目設計中,面對一個個時間緊、壓力大、任務重的國家工程,“一院人”始終堅持與項目的建設方、施工方一起奮斗在第一線,不分晝夜,在與時間的賽跑中堅持著對于品質的信念,并最終不負眾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佳作,在世界面前呈現出一個個具有大國風范與時代氣息的園林精品。
四、“發展”——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過去的4年里,正是一院人的這份堅持使得團隊成績碩果累累,至今共獲得部級設計獎項3項,省級設計獎項10余項,市級設計獎項20余項。在獲得這些成績的同時,一院人也不忘與時俱進,院內經常組織項目考察、案例分享、專題講座等活動,加強團隊內部溝通與交流。
在未來的日子里,一院人也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爭做杭園設計的領頭兵,不斷開拓市場,不斷推廣杭園理念,為實現綠水青山的美好愿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